close

春雨乍歇 週末的天氣意外的晴朗 趁著短暫的艷陽天打算來去北海岸兜兜風
順著西濱公路一路開到了八里 想到台北縣政府推出了一個「藝遊博物館 發票做慈善」的活動
二話不說就拿了「發票換門票」 第一次踏進了十三行博物館 免費體驗一下史前文化的風采
(至98年5月31日止, 持有當月份之任何金額發票或收據,即可免費參觀 現省100元)

停好車遠遠的就看見污水處理廠的六座蛋型消化槽矗立在旁邊
這「巨蛋上的人面陶罐」奇異彩繪 畫龍點睛的勾起你對十三行博物館的好奇



來到十三行博物館前 馬上被那新穎特別的外觀所吸引 原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鯨背沙丘」
博物館背脊的鋼構建築象徵海 斜緩的屋頂象徵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


沿著階梯爬上即為鯨背沙丘瞭望台 即可眺望觀音山與淡水河海

下方的陽光廣陽上滿是親子單車偕遊的畫面 右側有表演台、高腳集會亭、露營區…的文化公園
陽光廣場的外圍是北堤沙灘 遠方的污水處理廠突兀在湛藍的海邊


走近博物館大門 咖啡色傾斜的八角塔 其17度傾斜不正的設計 影射遺址受到人為的破壞不再完整…


一艘船骨 似乎意味著先住民乘船渡海來台 蓽路藍縷的開端

博物館因建築特殊 於2002年榮獲「台灣建築獎」首獎、遠東建築獎首獎 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


十三行博物館的入口位置在地平面下 入口左側是演講廳、學習體驗室 右手邊有紀念品店及文化層
服務台有導覽解說服務 採定時及團體預約申請制度 很值得花時間好好聆聽

順著動線來到博物館二樓
樓梯口的正對面有八角劇場、搶救十三行和探索十三行及第二特展走廊
在導覽員的指引下 我來到了本期主題館「石在有意思---臺灣史前石器故事」特展



透過多媒體忠實呈現台灣在地史前文化先民生活之工具和面貌


而隔壁的展場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 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
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 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二樓的展場像說故事般呈現謎樣的十三行人生活全貌
包括當地出土的陶器、珠飾、金屬器…陶片顏色偏紅與其他文化有明顯差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鎮館之寶」為人面陶罐 眉脊、細眼、豎耳、微張的嘴角 很有宗教的神秘感

十三行人的工藝相當發達 是台灣最早的煉鐵文化用 金屬器的用途很多包括陪葬品
十三行人的埋葬方式多是側身屈肢葬 頭朝向西南方 似有特定的宗教信仰


八角斜塔的內部是螺旋狀的階梯盤旋而上 走上樓梯可通往四樓的時光空橋
在樓梯口處有考古探坑 為您重現十三行發掘的考古模型 揭開十三行的神秘面紗
爬到頂樓的時光走廊 挑高四樓地板可是透明的唷 可以直接看到下面...
俯瞰建築體的挑高和螺旋梯的線條 很有別出心裁的設計感



說到建築設計上的巧思還不只如此 在下樓出口處你將會通過一段峽谷式的高牆


這一線天的視覺引導下 你將看到對面山頭的大大坌坑遺址 象徵承先啟後 新舊文化連結
在簡單素淨的構圖下 忍不住開心的亂照一通 許多遊客卻毫無感覺的直接走下出口



館外的陽光依舊明艷 還看到有人在鯨背沙丘拍寫真呢





士三行的腹地相當遼闊 除了博物館主體外 後方也有一個「原味」十足的陽光廣場

環境優美的廣大綠地 適合親子的戶外活動空間 休憩功能很多元
至於再遠的十三行遺址下次有空再去看看吧…

十三行博物館處處可見巧思及用心 想來一段豐富有趣的知性之旅嗎?來一趟八里吧…


如果領略了十三行的人文之美 別忘了八里的河岸風情也完全不輸淡水唷…
再加上挖仔尾生態保留區、左岸碼頭與左岸公園、自行車道..都可以讓你暢遊一下午
騎累了再到渡船頭去吃吃孔雀蛤和雙胞胎 愜意的等待夕照 豈不悠哉快意…





後記:除了八里十三行博物館,還有板橋林家花園,鶯歌陶瓷博物館,淡水古蹟園區
以及九份黃金博物園區,在99年元旦起已不用購買門票直接可入場參觀了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烏秋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