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繼環島和北插天山後 勝率七成三人組(2W1L)今天又難得一起出遊了 (2W1L:二王一李,野兔愛搞冷笑話)
熱衷古道的野兔今天挑了離家裡很近的打鐵寮古道 她之前雖去過幾次 今天打算再加碼一顆白石山
打鐵寮古道是大溪7條古道中最為特殊的 因慈湖陵寢長期軍事管制 少有人行 一直維持古樸原貌
現經大溪鎮公所逐年修繕推廣 每到假日都有大批登山客湧入 今天也來一探它神秘的風采吧

車子經大溪走台七線 約三公里處來到了三層派出所 轉進左側的小路 兩旁田陌縱橫 有小片花田
打鐵寮古道入口在路底的一家民宅旁 民宅附設有收費停車場(計次50元) 可停二十多輛


從民宅旁的水泥斜坡道而下 馬上就看到了第一座小巧古樸的古橋-太平橋
一旁長的比人高的芒穗在金光中隨風搖曳


橋頭石柱及橋兩側為紅磚護欄 充滿古味 原本三拱的橋墩只剩一拱 其餘兩拱已改建為水泥



再往前的濟安橋相距不到五十公尺 芒花夾道真有秋高氣爽的FEEL


才走到小巧可愛的濟安橋時 水牛和野兔早已擺好POSE 完全破壞了古樸風味 真是愛演(礙眼)呢…呵


於是我也投桃報李 在橋旁的可愛警示牌模仿了逗趣的動作 水牛演的是蛇蛇..



過濟安橋沿著小溪畔走 進入森林裡前映入眼簾的是由卵石鋪設的步道
石頭皆就地取材 古樸而富野趣 一種古道的氣氛感油然而生


古道一邊緊臨溪谷 晨光便能從溪谷上方穿林而下 潑灑於古道之上


林間光影舞動 一片像芭蕉葉的樹蕨被照得油亮 綠滿我雙眼


我最愛在幽靜的古道中 看陽光穿射的線條 小植物的表情都隨之明亮活潑了起來
再前行過甘仔店的土地公 便開始長長的石階向上 每階都很低平好走



爬到高點就來到了一處廢棄的崗哨 此崗哨為以前保護慈湖禁地之置高點 路邊留有慈湖軍區鐵絲網

指示牌標示叉路可至慈湖停車場(40分)、東興橋(40分)、白石山(100分)
崗哨旁小徑是通往白石山步道
從廢崗哨旁山徑往上走 半途遇「龍過脈」解說牌 隨即開始下陡坡往溪谷
行至溪谷叉路 右側被鐵欄柵圍住 寫著「軍事重地,嚴禁闖入」為後慈湖軍事管制區



這時古道貼近溪流 流水淙淙悅耳 可惜水質灰濁 否則頗有日本奧入瀨溪之美


溪徑寬闊好走 路旁偶見枯枝橫躺、竹林旁生 行走時並不覺單調



有時必須渡河而過 溪岸有巨石 要手腳並用小心扶壁而行


來到第二個過溪叉路口 一往白石山,一往東興橋
看媽媽帶著孩子們過河 畫面很溫暖卻也驚險

我們決定選擇O型連走的健腳路線 要先上白石山 下山後再走東興橋後返回此叉路點


往白石山的山路剛開始坡度輕緩 毫不費力 沒多久來到了一座木橋

每次在山中看到小橋流水 總會令人想歇腳駐留 領略大地山林的靈氣的念頭
明明又不累 還是停了下來聊天喝水 看看山客過橋的身影


過了木橋 就不是輕鬆的階梯了 來到樟樹區 參天油綠的樟樹 仰得脖子好累


踩著陡階來到了三叉路口 左往白石山腳到白石山約50分鐘 是條腰繞路線

直行往白石山約40分鐘 兩條到白石山的山徑皆可攻頂 我們決定先左轉山腰一線再繞下山


沒多久 一片白色的連續山壁矗立在眼前 馬上就能明白白石山之名從何而來


仰望白色斑駁巨岩 綿延數百公尺 有點泰山壓頂的迫力


山壁上怎麼會有這些洞洞勒?

原來白石山屬於海蝕舉升地形 不僅保存有許多海蝕洞 還有貝類遺跡深藏其中呢


一路在高危的山壁下潛行 終於爬上了稜線 見到一個頗大的積水石椅 被喚作「白石沙發」



由此右轉至前方石壁 拉了個短繩 就可以看到山壁上刻有「白石山」三字


白石山頂625m 無基石 山頂是個相當巨大的斜岩 其峭立巍巖 又有台灣「小黃山」之稱
站在白石山頂 視野豁然開朗 遠眺大溪、桃園、甚至遙望觀音山呢



正午時分 艷陽當頭 整個山壁被曬得微微發熱 但山風徐來 躺下去真是超舒適的
此時水牛說:學長我今天有帶秘密武器上來唷 害我滿心期待的看他從背包拿出什麼玩意兒
鏘鏘~ 鋼鐵人面具啦

切~ 真是夠了 跟他們混在一起 我的CLASS不變LOW才怪…

看我鋼鐵人升空 噗…還真的有點FEEL耶…好像有點好玩呢


我也來玩玩看吧…呵 挺逗趣的嘛 慘~ 形象都沒了 一旁還有其他的山客在耶…

連野兔也來湊一腳

大家玩一個面具 玩到都忘了煮麵來吃呢
在白石山頂煮麵 喝熱咖啡 是多麼奢華的一件事呀 不過畫面有點爆笑


其他的山友 總是短短停留兩分鐘不到 我們卻吃喝玩樂了一個小時呢
當然也拍了一些快樂的相片啦



下午一點整 正式開始下山 才發現整個白石山頂全是巨石構成的稜線 綿延約100多公尺
會讓你直接聯想石碇皇帝殿與三峽五寮尖 不過雖無兩者驚險 視野卻是二者遠所不及的

站在岩稜之上 右方即為萬丈深淵 前一個多小時 我們正從下方仰望通過呢


下了稜線 就一直在樹林內行走 完全沒有暑氣 四十分鐘後我們來到了白石埤
第一個印象完全沒有慈湖山明水秀 林木蒼翠的雅緻 看起來倒像一口灌溉埤塘(事實上也是啦..)


過了白石埤 沒多久就來到了往百吉隧道的叉路口 這大概是爬白石山或到東興橋最近的汽車道吧
選擇了往東興橋方向的泥土步道下行 溪澗淙淙就不絕於耳 急流短瀑交織成天然的音風景


雖然密林內有的陰鬱幽暗 但一陣人聲劃過了這股陰森感 東興橋到了
東興橋 百年雙孔糯米橋 古意盎然遠勝太平濟安二橋


石階青苔蘚痕斑斑 古道意境油然而生
古橋的苔痕石階 圓弧型的橋墩及橋下溪流 天造地設的歷史感 絕非現在工法可以仿造的呀

難怪遊客們總是在此地駐足流連 不肯離去


徜徉過流水古橋的幽樸靜雅 一路的回程路總有著些許芬多精的味道
五分鐘後來到了小溪 早上還在對岸看人過河 這回是要親自踏石而過了


回到對岸就接回來時路 早上和下午林間的光影完全不同 現在連林子裡都彷彿暮色已近了呢
一路安步當居 也沒想特別走快 回到了太平橋竟也快四點了

沒想到別人花了五六個小時的路程 我們卻走了快一整天呢
管他的完整的細細的走完一遭才是王道 充滿默契的三人組 再平凡無奇的旅行總是回憶滿行囊…
相較於昨天的千里獨行 不必再獨自咀嚼爬山的甘苦與感動 輕快的心情陪了我一整天 真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烏秋的天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