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連假遇到難得的三連休 當然得好好的計畫一下嘍
兩三週前就計畫的南橫單車三日遊 因火車貨運訂不到位子而胎死腹中
而代替方案的雙北(北橫+北海岸)山海三日行 也因陰雨的東北季風而作罷
雙十節當天又碰到不出門會有罪惡感的好天氣 二話不說就開車往晴朗的南方而去
今天的目標是一年多沒去的苗栗南庄
沒想到車子才剛下頭份交流道 往南庄的車潮就已回堵到交流道口了
誇張又無奈的在車陣中塞了好一陣子 當下腦中的GPS決定背道而馳由山邊轉往海角
由於出門頗晚再加上塞車的耽誤 竟然已到了近午的十一點了
在飢腸轆轆之前 就先晃去苗栗海邊的小漁港-外埔漁港
因為練習曲 我才知道「外埔漁港」這個地方
劇中的slogan「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的確也撼動了我 還害我敗了一部腳踏車 捲入了單車環島風潮
而電影中的每個場景也都美到令你想進入畫面 於是我也像戲迷般的來此朝聖
或許「練習曲」並未像「海角七號」那樣子得到廣泛的關注與迴響
讓外埔漁港還是一個值得你放慢腳步好好逗留的小地方
來到外埔漁港不僅要吹海風、賞海景、吃海產 煥然一新的外埔漁港還有許多迷人之處
西面的防波堤牆上有國小生彩繪的海洋世界 而南側的藝術塗鴨正是練習曲中的場景
正午的天空好藍 海堤上沒有劇中砸酒瓶鬧事的少年 只有三兩遊人望海吹風
一年多了 而那隻可愛的雷鬼粉紅豹 仍調皮的躺在外埔漁港的防波堤上
只有些許的褪色 但前衛與純樸 依舊矛盾的衝突著
廢棄的漁船動也不動的擱淺在路邊
刺耳的砂石車劃破寧靜呼嘯而過 氣得我想破口大罵
就這麼閒散的漫步 時間也過了正午
二話不說開往附近後龍小鎮吃美食嘍
從外埔到後龍 苗栗縣政府已規畫成126遊憩路線 順著指標我們來到了慈雲宮
慈雲宮廟口小吃有很多攤販店家 黑輪伯尤為遠近馳名
一列長龍的排隊人潮 不得不讓你也想一試口味
而廟口小吃對面街角的阿伯杏仁冰也是網路熱烈討論的美食
香滑可口的杏仁露 加上阿伯親手挫的刀削冰 配上清涼的粉條、綠豆
還有什麼比這更消暑難忘的呢
(後龍美食有機會再專篇介紹嘍…)
說到海邊的後龍 免不了要提到新興的熱門景點好望角嘍
位處濱海山丘制高點居高臨下 最美的時段尤以「好望角觀日落」最為壯觀迷人
炙熱的午後 我們決定像盲人摸象般的先去尋訪大風車的腳下
憑著方向感與直覺 我鑽過了鐵路下的涵洞來到了更臨海的鄉間小路
終於來到了好望角下的大風車群
小心翼翼的順著風車方向緩緩前駛 風車的長影重重的壓在車上 好奇妙
刺臉的海風讓車窗沾附了海砂 深怕亂開會讓車輪卡砂 就此不一會就離開這迷人的海邊
沿著鐵道開下去也不知能到那裡
左側好望角的風車群巍峨的繼續轉著 右側十幾座的風車整齊的立在海邊
彷彿進入了風車隧道似的 滿耳全是風車聲
終於來到了我熟悉的地方了 那是白沙屯小鎮
之前的單車環島就曾到此一遊 今天再度造訪 更加深入了白沙屯風車群的核心了
興緻一來 也與風車共舞了起來呢
這段風車群是竹南以南最密集的一段 再大的鏡頭也無法將它們會部擠進去
白沙屯再往南行就是通宵了 中途來到了通宵精鹽廠了
沒想到竟有一種新鮮的玩意兒一海洋溫泉泡腳溪 好幾雙腳專程來此泡在水中
不過似乎沒看到有什麼水流在湧動而作罷
買了人氣的台鹽冰棒來試試 還是以鹹冰棒味道最特別
蛋黃核桃口味雖比不上台東市津芳冰城的鹹冰棒 但還是很香濃 核桃是整顆的
離開通宵後 太陽漸漸低軟了下來 於是就開上好望角去吹吹風
沒想到都還沒有到夕陽時分 遊客就多到超乎想像 連攤販都進駐了呢
苗栗縣政府斥資闢建停車場、涼亭和簡單步道 打造成很新穎的望海公園
其實好多年前曾由當地友人介紹帶我來此時 還是荒煙蔓草的山頭呢
但山下21座發電機由北到南排排站 怎能不被這全覽的海岸視野所震撼呢
海面上波光粼粼 風車群主宰了我的視覺
碧海青天 白浪撫灘 盡入眼簾
加上從山下行經的海線火車 就像小時候的火柴盒小火車一樣可愛
雖然想等待夕陽西下的絕美時刻 但人馬雜遝的喧鬧完全吞噬了浪漫的心情
連單車族都攻上頂了呢
在夕陽餘暉來臨之前 在轟耳的風車腳下 再回望一眼就此離開
下回等平日的傍晚時分再來吹著海風 坐在碉堡上欣賞最後一抺聖光吧
前往後龍好望角的走法:
南下西濱快速道路(台61) 至108公里處中和里赤土崎出口下→往赤土崎方向→右轉循好望角指標直行,前方可見三支大風車→下交流道後約兩公里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