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同事間的美食團聚會 我們來到一間很有特色的素食餐廳「水來青舍」
除了引人入勝的建築背景外 「水來青舍」所提倡的時蔬慢食風 也讓許多饕客為之著迷
在這趟味覺和視覺都極為舒坦的饗宴外 我們更深深領略到主人對夢想的堅持和品味的執著
水來青舍位於觀音鄉新坡蓮園旁 一小段石板路穿過蓮池 穿過一座北方門樓
一座白牆灰瓦的建築隱沒在竹林之後 更添隱世與古樸的風味
跨進「水來青舍」扁額走進屋內 一屋子清雅古莊的佈置
一磚一瓦 一樑一木 大小佛像 燭台水缸 字畫雕刻盡是來自大陸的古董收藏
大廳中木製的桌椅也是來自山西的古物 長形的燭台安穩地掛置在木樑上
原木的柱子 雕花的窗櫺 明亮的天井 銅锈的木門…古宅裡處處散逸著清聖靜謐的氛圍
我們坐在明式傢具上吃飯 都是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古董 主人仍大方供客人使用
游目四望 挑高的樑柱牽引著你的視線 不用移動椅腳就能觀賞到每個角落的精緻工藝
說是傢俱博物館還不足貼近它的本質 因為所有的建材和設備都還在生活中被「使用」而不只是「觀賞」
古宅裡流瀉著古箏的清脆 在這全台獨一無二的徽派建築用餐 特別有一種古代文人雅士附身的錯覺感
「水來青舍」的時蔬慢食主義 並不是指吃得慢 而是希望大家靜下心來細細品嚐食物最原始的美味
無菜單的創意料理 所有料理皆為素食 以個人套餐形式呈現 一份足足有10道菜 十分豐富
並將當季最新鮮的時蔬作為應景料理 沒有菜單的束縛 每一季料理都會隨時序而有變化
當我們一坐好 主人就送上少見的雲南紅茶 清淡到讓我分不出是什麼茶種
第一道送上來的是非常好吃蔬菜水果沙拉 裡面還有放素食的乳酪絲
火龍果 蘋果 香瓜和香蕉…在胡麻醬的襯托下更香甜滑口
第二道的前菜是手工的有機的花生豆腐 上面是黑豆~好好吃 沾點芥苿很特別唷
第三道的松子手捲是大家公推最讚的一道
香酥的海苔 捲上紫高麗 南瓜鬆 蘋果 苜宿…口感好豐富 很香又清爽
小護士又忍不住多加點了一捲呢
第四道是炸物類的 今天是牛蒡炸地瓜絲和炸杏鮑菇
肥厚的杏鮑菇炸起來酥香 盤底又不沾油 功夫真的很厲害
第五道上桌的並不是菜肴 而是店家特調的桂花醋
我因為喉嚨還在酷酷掃 就不敢貪杯 只淺酌了一小杯 桂花香氣中有發酵過的酒氣
第六道是養生五目飯 盤邊佐以香辣滷味 讓原本就很香的養生米飯更有滋味
比起日本的烤飯糰還要好吃 吃不飽還可以免費續盤唷
第七道的照燒香筍和五目飯同時上桌 看似三杯的燒鍋內加入了許多素食的材料
香菇厚實 素干貝綿密 蓮藕脆 胡蘿蔔嫩 主料筍子燒得香滑可口 色相味俱全很下飯
第八道的炒時蔬 高高的青菜堆裡 有滑的鳳宮菜 脆的高麗菜 濃郁的地瓜葉和山味的龍鬚菜
全是新鮮當季的養生蔬菜 配上清香的米飯 雨三下就被挾光光了
第九道是每人一盅的冬瓜腰果湯 清澈鮮美的湯加入枸杞更添甜味
飯後甜點這次不是人氣很高的芋頭燒 換成了綠豆銀耳湯 應該是搭配夏天的考量吧 很普通…
邊吃邊拍 悠哉悠哉的吃完一頓套餐 我們還捨不得離去 天南地北的又聊了許久
老板親切的又沏了一壼茶 我們又輕鬆的浸淫在這古典幽淨的廳堂
這裡用餐的客人也懂的靜靜的融合這樣的氛圍 沒有喧嘩 更無煙酒 以致於走了幾桌客人也毫無察覺
入夜後 許多雕樑畫棟的細微藝術也模糊了起來 窗外的蛙鳴提醒了農村山野的清幽
想著李氏夫婦愚公移屋的傳奇故事 就覺得很逐夢踏實的人好可愛好偉大
只因為喜歡收藏古董 虔誠的信仰佛教
去了大陸黃山 看到古式的徽派建築 夫婦倆都很喜愛
先生一時感性 便提議 “ 我們把它帶回台灣去好不好 ? ”
太太心理雖然知道這是項不可能的任務 但因為彼此真的都很喜歡它
上百年的銀杏木搭建而成 傳統徽派建築特有的馬頭牆 灰瓦白牆 挑高樑柱
深深的吸引著他們 ......
於是 便開始著手進行他們的移屋夢想
一棟美麗的宅門就這麼從黃山腳下 原景原貌原尺寸的搬遷至桃園觀音的徽宅
光想到不惜巨資從購屋 拆屋到跨海運送 然後再一木一釘的重建組裝
這就是多迷人的故事 多直率的人生呀 但也是多昂貴的嗜好呀…
你想體會這樣的精神和主人的溫儒親切 不妨來到此見證這件傳奇…
「水來青舍」蔬食套餐一份450元,用餐,請先預約!
交通資訊
◎中山高
‧於觀音/大溪交流道出口,接台66號快速道路,往觀音方向續行,於7﹒2公里處(右方有
一間7-11便利商店)右轉,接桃84線新華路續行,往新坡方向,即可抵達。
‧於中壢/新屋交流道出口,往中壢市民族路方向續行,於環西路口左轉,於桃112線左轉直
行,往觀音鄉新坡方向,接桃84線新華路左轉續行,即可抵達。
◎西濱公路:接桃112線中山路,往新坡方向續行,接桃84線新華路右轉續行,即可抵達。